观察者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将其状态的改变通知其他对象
观察者模式提供了一种作用于任何实现了订阅者接口的对象的机制,可对其事件进行订阅和取消订阅。
备忘录模式亦称:事件订阅者、监听者、Event-Subscriber、Listener、Observer。
假如你有两种类型的对象: 顾客
和 商店
。 顾客对某个特定品牌的产品非常感兴趣 (例如最新型号的
iPhone 手机), 而该产品很快将会在商店里出售。
顾客可以每天来商店看看产品是否到货。 但如果商品尚未到货时, 绝大多数来到商店的顾客都会空手而归。
另一方面, 每次新产品到货时, 商店可以向所有顾客发送邮件 (可能会被视为垃圾邮件)。 这样, 部分顾客就无需反复前往商店了, 但也可能会惹恼对新产品没有兴趣的其他顾客。
我们似乎遇到了一个矛盾: 要么让顾客浪费时间检查产品是否到货, 要么让商店浪费资源去通知没有需求的顾客。
拥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状态的对象通常被称为目标, 由于它要将自身的状态改变通知给其他对象, 我们也将其称为发布者 (publisher)。 所有希望关注发布者状态变化的其他对象被称为订阅者 (subscribers)。
观察者模式建议你为发布者类添加订阅机制, 让每个对象都能订阅或取消订阅发布者事件流。 不要害怕! 这并不像听上去那么复杂。 实际上, 该机制包括 1) 一个用于存储订阅者对象引用的列表成员变量; 2) 几个用于添加或删除该列表中订阅者的公有方法。
现在, 无论何时发生了重要的发布者事件, 它都要遍历订阅者并调用其对象的特定通知方法。
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十几个不同的订阅者类跟踪着同一个发布者类的事件, 你不会希望发布者与所有这些类相耦合的。 此外如果他人会使用发布者类, 那么你甚至可能会对其中的一些类一无所知。
因此, 所有订阅者都必须实现同样的接口, 发布者仅通过该接口与订阅者交互。 接口中必须声明通知方法及其参数, 这样发布者在发出通知时还能传递一些上下文数据。
如果你的应用中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发布者, 且希望订阅者可兼容所有发布者, 那么你甚至可以进一步让所有订阅者遵循同样的接口。 该接口仅需描述几个订阅方法即可。 这样订阅者就能在不与具体发布者类耦合的情况下通过接口观察发布者的状态。
如果你订阅了一份杂志或报纸, 那就不需要再去报摊查询新出版的刊物了。 出版社 (即应用中的 “发布者”) 会在刊物出版后 (甚至提前) 直接将最新一期寄送至你的邮箱中。
出版社负责维护订阅者列表, 了解订阅者对哪些刊物感兴趣。 当订阅者希望出版社停止寄送新一期的杂志时, 他们可随时从该列表中退出。
发布者 (Publisher) 会向其他对象发送值得关注的事件。 事件会在发布者自身状态改变或执行特定行为后发生。 发布者中包含一个允许新订阅者加入和当前订阅者离开列表的订阅构架。
当新事件发生时, 发送者会遍历订阅列表并调用每个订阅者对象的通知方法。 该方法是在订阅者接口中声明的。
订阅者 (Subscriber) 接口声明了通知接口。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该接口仅包含一个 update
更新方法。 该方法可以拥有多个参数, 使发布者能在更新时传递事件的详细信息。
具体订阅者 (Concrete Subscribers) 可以执行一些操作来回应发布者的通知。 所有具体订阅者类都实现了同样的接口, 因此发布者不需要与具体类相耦合。
订阅者通常需要一些上下文信息来正确地处理更新。 因此, 发布者通常会将一些上下文数据作为通知方法的参数进行传递。 发布者也可将自身作为参数进行传递, 使订阅者直接获取所需的数据。
客户端 (Client) 会分别创建发布者和订阅者对象, 然后为订阅者注册发布者更新。
观察者模式在 Python 代码中很常见,特别是在 GUI 组件中。它提供了在不与其他对象所属类耦合的情况下对其事件做出反应的方式。
该模式可以通过将对象存储在列表中的订阅方法, 和对于面向该列表中对象的更新方法的调用来识别。
本例说明了观察者设计模式的结构并重点回答了下面的问题:它由哪些类组成?这些类扮演了哪些角色?模式中的各个元素会以何种方式相互关联?
from __future__ import annotations from abc import ABC, abstractmethod from random import randrange from typing import List class Subject(ABC): """ The Subject interface declares a set of methods for managing subscribers. """ @abstractmethod def attach(self, observer: Observer) -> None: """ Attach an observer to the subject. """ pass @abstractmethod def detach(self, observer: Observer) -> None: """ Detach an observer from the subject. """ pass @abstractmethod def notify(self) -> None: """ Notify all observers about an event. """ pass class ConcreteSubject(Subject): """ The Subject owns some important state and notifies observers when the state changes. """ _state: int = None """ For the sake of simplicity, the Subject's state, essential to all subscribers, is stored in this variable. """ _observers: List[Observer] = [] """ List of subscribers. In real life, the list of subscribers can be stored more comprehensively (categorized by event type, etc.). """ def attach(self, observer: Observer) -> None: print("Subject: Attached an observer.") self._observers.append(observer) def detach(self, observer: Observer) -> None: self._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The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methods. """ def notify(self) -> None: """ Trigger an update in each subscriber. """ print("Subject: Notifying observers...") for observer in self._observers: observer.update(self) def some_business_logic(self) -> None: """ Usually, the subscription logic is only a fraction of what a Subject can really do. Subjects commonly hold some important business logic, that triggers a notification method whenever something important is about to happen (or after it). """ print("\nSubject: I'm doing something important.") self._state = randrange(0, 10) print(f"Subject: My state has just changed to: {self._state}") self.notify() class Observer(ABC): """ The Observer interface declares the update method, used by subjects. """ @abstractmethod def update(self, subject: Subject) -> None: """ Receive update from subject. """ pass """ Concrete Observers react to the updates issued by the Subject they had been attached to. """ class ConcreteObserverA(Observer): def update(self, subject: Subject) -> None: if subject._state < 3: print("ConcreteObserverA: Reacted to the event") class ConcreteObserverB(Observer): def update(self, subject: Subject) -> None: if subject._state == 0 or subject._state >= 2: print("ConcreteObserverB: Reacted to the event") if __name__ == "__main__": # The client code. subject = ConcreteSubject() observer_a = ConcreteObserverA() subject.attach(observer_a) observer_b = ConcreteObserverB() subject.attach(observer_b) subject.some_business_logic() subject.some_business_logic() subject.detach(observer_a) subject.some_business_logic()
执行结果
Subject: Attached an observer. Subject: Attached an observer. Subject: I'm doing something important. Subject: My state has just changed to: 0 Subject: Notifying observers... ConcreteObserverA: Reacted to the event ConcreteObserverB: Reacted to the event Subject: I'm doing something important. Subject: My state has just changed to: 5 Subject: Notifying observers... ConcreteObserverB: Reacted to the event Subject: I'm doing something important. Subject: My state has just changed to: 0 Subject: Notifying observers... ConcreteObserverB: Reacted to the event
在本例中, 观察者模式允许文本编辑器对象将自身的状态改变通知给其他服务对象。
订阅者列表是动态生成的: 对象可在运行时根据程序需要开始或停止监听通知。
在本实现中, 编辑器类自身并不维护订阅列表。 它将工作委派给专门从事此工作的一个特殊帮手对象。 你还可将该对象升级为中心化的事件分发器, 允许任何对象成为发布者。
只要发布者通过同样的接口与所有订阅者进行交互, 那么在程序中新增订阅者时就无需修改已有发布者类的代码。
// 发布者基类包含订阅管理代码和通知方法。 class EventManager is private field listeners: hash map of event types and listeners method subscribe(eventType, listener) is listeners.add(eventType, listener) method unsubscribe(eventType, listener) is listeners.remove(eventType, listener) method notify(eventType, data) is foreach (listener in listeners.of(eventType)) do listener.update(data) // 具体发布者包含一些订阅者感兴趣的实际业务逻辑。我们可以从发布者基类中扩 // 展出该类,但在实际情况下并不总能做到,因为具体发布者可能已经是子类了。 //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用组合来修补订阅逻辑,就像我们在这里做的一样。 class Editor is public field events: EventManager private field file: File constructor Editor() is events = new EventManager() // 业务逻辑的方法可将变化通知给订阅者。 method openFile(path) is this.file = new File(path) events.notify("open", file.name) method saveFile() is file.write() events.notify("save", file.name) // ... // 这里是订阅者接口。如果你的编程语言支持函数类型,则可用一组函数来代替整 // 个订阅者的层次结构。 interface EventListener is method update(filename) // 具体订阅者会对其注册的发布者所发出的更新消息做出响应。 class LoggingListener implements EventListener is private field log: File private field message constructor LoggingListener(log_filename, message) is this.log = new File(log_filename) this.message = message method update(filename) is log.write(replace('%s',filename,message)) class EmailAlertsListener implements EventListener is private field email: string constructor EmailAlertsListener(email, message) is this.email = email this.message = message method update(filename) is system.email(email, replace('%s',filename,message)) // 应用程序可在运行时配置发布者和订阅者。 class Application is method config() is editor = new TextEditor() logger = new LoggingListener( "/path/to/log.txt", "有人打开了文件:%s"); editor.events.subscribe("open", logger) emailAlerts = new EmailAlertsListener( "admin@example.com", "有人更改了文件:%s") editor.events.subscribe("save", emailAlerts)
当一个对象状态的改变需要改变其他对象, 或实际对象是事先未知的或动态变化的时, 可使用观察者模式。
当你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类时通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比如, 你创建了自定义按钮类并允许客户端在按钮中注入自定义代码, 这样当用户按下按钮时就会触发这些代码。
观察者模式允许任何实现了订阅者接口的对象订阅发布者对象的事件通知。 你可在按钮中添加订阅机制, 允许客户端通过自定义订阅类注入自定义代码。
当应用中的一些对象必须观察其他对象时, 可使用该模式。 但仅能在有限时间内或特定情况下使用。
订阅列表是动态的, 因此订阅者可随时加入或离开该列表。
仔细检查你的业务逻辑, 试着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 独立于其他代码的核心功能将作为发布者; 其他代码则将转化为一组订阅类。
声明订阅者接口。 该接口至少应声明一个 update
方法。
声明发布者接口并定义一些接口来在列表中添加和删除订阅对象。 记住发布者必须仅通过订阅者接口与它们进行交互。
确定存放实际订阅列表的位置并实现订阅方法。 通常所有类型的发布者代码看上去都一样, 因此将列表放置在直接扩展自发布者接口的抽象类中是显而易见的。 具体发布者会扩展该类从而继承所有的订阅行为。
但是, 如果你需要在现有的类层次结构中应用该模式, 则可以考虑使用组合的方式: 将订阅逻辑放入一个独立的对象, 然后让所有实际订阅者使用该对象。
创建具体发布者类。 每次发布者发生了重要事件时都必须通知所有的订阅者。
在具体订阅者类中实现通知更新的方法。 绝大部分订阅者需要一些与事件相关的上下文数据。 这些数据可作为通知方法的参数来传递。
但还有另一种选择。 订阅者接收到通知后直接从通知中获取所有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 发布者必须通过更新方法将自身传递出去。 另一种不太灵活的方式是通过构造函数将发布者与订阅者永久性地连接起来。
客户端必须生成所需的全部订阅者, 并在相应的发布者处完成注册工作。
责任链模式、 命令模式、 中介者模式和观察者模式用于处理请求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不同连接方式:
中介者和观察者之间的区别往往很难记住。 在大部分情况下, 你可以使用其中一种模式, 而有时可以同时使用。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做到这一点。
中介者的主要目标是消除一系列系统组件之间的相互依赖。 这些组件将依赖于同一个中介者对象。 观察者的目标是在对象之间建立动态的单向连接, 使得部分对象可作为其他对象的附属发挥作用。
有一种流行的中介者模式实现方式依赖于观察者。 中介者对象担当发布者的角色, 其他组件则作为订阅者, 可以订阅中介者的事件或取消订阅。 当中介者以这种方式实现时, 它可能看上去与观察者非常相似。
当你感到疑惑时, 记住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来实现中介者。 例如, 你可永久性地将所有组件链接到同一个中介者对象。 这种实现方式和观察者并不相同, 但这仍是一种中介者模式。
假设有一个程序, 其所有的组件都变成了发布者,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建立动态连接。 这样程序中就没有中心化的中介者对象, 而只有一些分布式的观察者。
我看见有些实际项目中发布订阅模式的publisher和topic之间采用了观察者模式。。
看起来就是事件和状态机呀。[微笑]
观察者模式(可以实现Reactive Programming),装饰模式(可以实现AOP),中介者模式(可以实现CQRS),我认为最重要的三种模式
这种问题感觉面试专用……而且和解耦关系不大,因为按照思路订阅者和发布者解耦那他们不是还和中间人松耦吗。这两者差别是和实际情况相关的,比如订阅者是订阅一个发布者还是一类发布者,或者在整个程序的运行周期里发布者和订阅者能否相互感知,或者能否保证订阅者发起订阅请求时发布者是否已经就绪
浅显易懂,很OOP
《设计模式》这本书讲观察者模式对复杂情况下如何处理进行了描述:对于不同观察者需要关心不同的变化时需要加入ObserverManager进行复杂情况的处理。观察者将被观察时间在ObserverManager中进行注册,事件发生变更时在ObserverManager中寻找已注册该事件的观察者,将消息发送给对应的观察者。ObserverManager就是Broker的角色,其实两个没有本质性的区别。